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落秋中文网 www.luoqiu.in,最快更新炮灰当自强最新章节!

偏偏是三位皇女中混的最好的,顾晓晓以局外人的身份评鉴。若她是朝臣三选一的话。同样会选阳琼玉进行支持。

    阳琼华有太多天马行空的想法,虽然有些的确有利国计民生,但却触动了统治阶级的利益。一个改革派的储君。对于朝臣们来说并非好事,她们最想要的是稳定。

    皇三女醉心于兵法对朝政没有兴趣,性格又有些偏激,朝中有支持她的人。但看好她登基称帝的人却不多。

    在这种情形下博学多识中规中矩的阳琼玉,就显得格外突出了。

    顾晓晓与阳琼玉的第一次相见。发生在太极宫外的汉白玉桥上。阳琼玉皇女雍容华贵皇女朝服,手持玉笏英姿飒爽,气质温润如玉,在见她顾晓晓和阳琼华时。关切问好表达思念担忧之情。

    阳琼华见到顾晓晓时横眉冷对,与阳琼玉说话时言语随和,关系较为亲密。

    以前的阳琼晚与大皇女交恶。与二皇女关系却是不错,顾晓晓对阳琼玉为人一清二楚。自然不会如从前那般热络。

    “马上就要早朝了,多谢二姐关心。”

    顾晓晓捧着玉笏,身子站的笔直,目光投向了大殿上悬挂的太极殿三个龙飞凤舞的大字。

    阳琼玉受了冷落,不由有些尴尬,阳琼华刚好开要刺顾晓晓几句,侍卫鸣鞭宫人传召,早朝开始了。

    清脆的鸣鞭声中,顾晓晓尾随着长长的队伍进入大殿,为了让彰显皇家仁厚,清和帝没有给三位皇女特权,让她们跟在各自的上司身后,排到了殿中央的位置。

    金銮殿中装潢奢侈豪华,顾晓晓随便一打量,脑海里飞快将那些陈设换算为金银之物,恨不得将柱子上镶嵌的宝石,还有一整张龙椅全都搬走。

    当众朝臣各自就位之后,一片庄严肃穆,清和帝有宫人引路,坐上了龙椅,好不威严大方。

    顾晓晓站在殿中央,偷偷抬起了头打量高坐在龙椅上的清和帝,她今日身穿绣着火红凤凰的朝服,头上戴着冕旒,玉旒将她脸遮了一半,朱缨在她下巴下打着优美的结扣,衬得她肤色分外白皙。

    鲜少有敢像顾晓晓这样冒犯天颜的人,清和帝察觉到有人在盯自己看,扫了一眼发现是皇三女后,下巴稍点了下露出了威仪表情。

    顾晓晓被抓了正着,乖巧的缩回了脖子,一来二去中朝会开始了。

   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,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,头一次站在一国的经济政治中心会堂,顾晓晓早起的瞌睡虫呼啦啦的飞走了。

    在众人眼中被神化的朝堂,被顶礼膜拜的帝王,说到底也是一众骨肉凡胎,站在一起,陪着被人奉若神明的骨肉凡胎议事而已。

    顾晓晓窝在兵部众官之中,瞧着其它吏部、户部、刑部、工部,不时的有人上奏折,在大殿上叙述自己的奏议,接着清和帝问话,众朝臣参言。

    几个周替下来,顾晓晓摸到了规律,爱发言的积极踊跃投身于政事中,每部也就那么几个人了。兵部多大老粗不善言辞,发言的次数不多,吏部和户部话最多,礼部本该是清闲的部门,但在阳琼华的带领下,颇有操心天下替六部做主的架势。

    阳琼玉的表现可圈可点,他很少反驳别人与人争论,极擅长语言的艺术,将别人的言论进行总结,再加入自己的观点。

    一个朝堂就是一个微型社会,顾晓晓越看越觉得里面学问太大深不可测,她自恃比别人多几个心窍,站在这里,在未完全了解青萝朝堂布局之前,竟不敢贸然开口。

    在没有和阳琼华争锋相对前,阳琼晚在朝堂上是沉默的,她在兵部历练,但接触到都是一些琐事,和她兴趣不符,所以她很排斥参与其中。

    后来对上了阳琼华,两人关系越来越差,阳琼晚几乎是为了反对而反对,无论阳琼华提什么,都要跟着打擂台,这才多了几分存在感。

    所以在两位皇女闭门一个月,重入朝堂后,阳琼华侃侃而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谏言(顾晓晓望天,阳琼华她也想旁引博征,奈何文化水平不够啊,子曾经曰过……),与被关禁闭前没什么不同。

    没有了阳琼晚的步步紧逼,大家总觉得少了些什么,不时有人将目光投向她。

    顾晓晓沐浴着大家关心的目光,泰然自若的继续做旁观者,默默记下发言人的名字和官职。

    “陛下,臣认为如今国泰平安,当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,不拘一格选拔人才,方能让我青萝长盛不衰。”

    阳琼华慷慨激昂的陈词,让朝堂有片刻静默,她一连四个为字背后蕴含的深意,带给文武百官巨大震撼。

    于是,被四句耳熟的话惊到的顾晓晓由衷感慨,原来穿越者想要语惊四座,还得靠前辈的留下的经典语录。

    阳琼玉握紧了手中玉笏,如此有哲理的话,她竟然没听过,什么时候这个草包读过的书比她还要多了。

    “哦?以卿之见,该当何如?”

    若是别人在朝堂中慷慨激昂的建议君王广选人才,恐怕会被当做对当今圣上不满。但皇长女开口,清和帝没有表露出不满,其她臣子更不敢置喙。

    阳琼华面露红光,按捺住兴奋之情,放缓了语速进行陈词:“回禀圣上,我朝如今多以地方举荐选拔人才,以及祖上蒙荫,吏部进行考察选用任命。臣认为如此选拨,会让许多有才之士遗漏民间,同时让许多无才之人混入官署。”

    先前还沉默的朝堂瞬间多了窃窃私语之声,顾晓晓听着听着恍然大悟,原来阳琼华要提出科举制度了。

    这在剧情中有过提及,不过是较靠后的事了,阳琼华此举比提出提高商人地位,引起的反对浪潮还要高。

    近千年来,有多少人靠着恩荫入官,就有多少人反对科举的实行。(未完待续)

    ps:明天再感谢大家的月票,今天雪下的好大,买了保暖的衣服,可它在广州迟迟不出发,我的好痛~~~~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